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编辑部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ilin University Journal,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介绍

  • “亚细亚文库”文献整理与研究

    <正>由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王剑教授作为首席专家投标的"'亚细亚文库'文献整理与研究"被确立为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为17ZDA215,资助经费总额80万元。2018年4月11日,项目开题论证会在吉林大学召开。吉林大学副校长吴振武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对莅临会议的各位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对研究团队中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表示祝贺,相信在与会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项目的研究能够取得令学术界瞩

    2019年02期 v.59;No.272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9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5 ]

本刊特稿

  • 中国建设制造强国进程中前沿技术的发展现实与路径

    李金华;

    美、日、德等制造强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进程中,一直都注重前沿技术的研发,前沿技术是这些国家保持制造业优势和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元素。与世界制造强国相比,中国在一些先进制造领域存在严重的技术约束,这些技术一直是影响中国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严重桎梏,未来必须要在这些领域取得突破。要取得前沿技术的突破,中国要尊重技术、尊重人才,建设技术创新文化;要强化基础科学研究,打牢技术研发基础;要围绕提升国家竞争力和保障国家安全,集中优势资源进行前沿核心技术突破。

    2019年02期 v.59;No.272 5-19+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10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217 ]

财经前沿:科技创新与研发专题

  • 补贴边界、产权阈值与研发产出表现

    邵学峰;赵志琦;

    创新是引领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科技性产出一直是国家政策支持的重点所在。利用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9—2015年的科技活动数据,研究在研发产出中政府研发补贴的影响以及对国有企业的补贴偏好是否符合产权阈值的约束等问题。研究发现:政府研发补贴的投入强度存在边界值,适当补贴有利于节约交易成本,而过度补贴则会扭曲研发产出表现;传统研究中定义的研发补贴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短期替代关系并不明显;研发补贴存在产权阈值,对国有企业过多的研发补贴会使补贴政策陷入诺斯悖论。

    2019年02期 v.59;No.272 20-29+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4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07 ]
  • 金融集聚与工业生产率提升——基于研发资本的中介传导有效性研究

    张秀艳;周毅;白雯;

    考察我国金融集聚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表现,综合分析金融集聚、研发资本对生产率的共同影响机制。以33个工业行业的大中型企业数据为样本,探查金融集聚和研发资本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中介效应模型,验证研发资本对金融集聚与生产率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研发资本投入能够显著提升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在金融集聚与生产率间具有中介传导作用,具体表现为遮掩效应;金融集聚影响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存在两条路径:一是具有直接负效应,二是以研发资本为中介的间接正效应,间接正效应会阻滞直接负效应的不利影响。研究结论表明,提升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关键在于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研发资本投入水平,要实现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特别是工业企业)的质效,需要金融市场、企业和政府三位一体合力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需要鼓励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2019年02期 v.59;No.272 30-40+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8K]
    [下载次数:9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210 ]
  • 知识交流合作的空间溢出与邻近效应——来自长三角城市群的经验证据

    梁琦;李建成;夏添;徐世长;

    城市间的知识交流合作是一种互动行为,研究其空间分异模式、互动机理对建设创新型城市与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长三角25个城市间历年论文合作发表数据,分析知识交流合作的空间分布模式与特征,基于多维邻近视角构建城市知识交流合作的空间互动模型,利用空间计量经济方法进行模型估计,探讨知识交流合作过程中的溢出效应与邻近效应。研究发现:知识交流的强度与合作成果集中在主要的合作渠道上,集聚现象明显,呈现出不均衡分布;城市间知识交流合作关系对与之邻近的城市产生了正的外部性,是空间溢出效应的主要体现,且要高于地理相邻下的溢出效应;城市经济规模差异、地理邻近与制度邻近作用的双重叠加等因素是导致城市知识交流合作渠道集聚与网络式溢出的重要原因。地理距离在知识交流合作过程中的阻碍作用明显,一定范围内的科教投资差距并不利于城市间的知识交流合作,产业距离无显著影响,跨级别城市间的知识交流合作效益则较低。

    2019年02期 v.59;No.272 41-51+219-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8K]
    [下载次数:17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250 ]

域外法介

  • 环境风险的新挑战与刑法的应对

    金日秀;郑军男;

    传统的自由主义法治国家刑法究竟能否有效应对新的环境风险,已然成为当前环境刑法中刑法政策和刑事政策上的核心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首当其冲的是关于实质意义上的环境犯罪,即环境犯罪的保护法益为何的理解。应当认为,环境法益或生态法益始终与人密切相关联,是人与环境之间共存性的概念。然而,由于新的环境风险的特殊性,刑法的应对措施更加偏重抽象的危险犯、团体责任、未来指向性的预防措施等,这也导致环境刑法的责任归属原理不同于传统刑法。即便如此,为应对环境新风险,投入现代性刑法手段,也要尽可能遵守法治国家刑法的人权保障政策。因此,环境刑法的行政从属性问题,确切地说,不应是行政行为的从属性问题,而应该是行政法的从属性问题,只有如此才能够实现环境刑法的安定性与信赖性。环境刑法的刑事政策也应从过去指向性犯罪镇压模式转向未来指向性犯罪预防模式,普遍法益的扩张、抽象危险犯的扩大适用、刑法的前置化、刑法的最优先手段等措施的运用必须具有必要的、合理的根据。韩国尽管构建了庞杂的环境法律体系,针对环境犯罪也引入了最新的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但在环境风险意识上还有待提高和引起足够重视。

    2019年02期 v.59;No.272 52-65+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10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347 ]

国际关系研究

  • “一带一路”倡议与建设对传统地缘政治学的超越

    黄凤志;魏永艳;

    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正在和平发展道路上呈现崛起之势,"一带一路"倡议与建设是中国日益成为强盛国家历史背景下探索中外对接发展、合作共赢的新思路,是对传统地缘战略谋求国家地理空间利益扩张的霸权战略思维的超越。中国走超越地缘政治扩张的霸权国家崛起道路,是全球化时代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国家和平发展战略与当代国际政治格局互动的产物。"一带一路"倡议与建设基于中国对外包容发展、普惠合作与平等共建的和平发展新理念、新思维,统筹了国内与国外两个大局,设想了中国主动融入世界、依托亚洲造福世界的新蓝图,具有和平、发展和繁荣的经济政治效应。"一带一路"倡议与建设的中国理念和逻辑就是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了西方地缘政治理论与实践中,战争崛起、强国独尊、以实力和侵略谋求地缘扩张与控制的窠臼,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实践开创了中外合作、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2019年02期 v.59;No.272 66-73+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264 ]
  •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经济法创新:理念、制度与范式

    王彦志;

    "一带一路"倡议下独具特色的国际经济法原则、规范、规则和决策程序,是对二战后西方主导的国际经济法的创新。在理念上,政府与市场有效结合的理念,是对自由市场主导理念的创新,合作共赢理念,是对利益交易理念的创新;在制度上,框架协议、软法文件及各种灵活多样的合作安排,是对硬法性质的国际经济条约制度形式的创新;"合作目标+合作领域+合作机制"及其"合作+伙伴+共赢"逻辑,是对"市场准入+权益保护+实施机制"及其"实力+市场+利益"逻辑的创新。这些创新实质上是对二战后西方主导的国际经济法的理论前提和制度预设的重大反思和改革,构成了一种范式性质的创新。"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经济法范式与西方主导的国际经济法范式,是互补、互通、互动、互鉴的关系。

    2019年02期 v.59;No.272 74-83+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27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328 ]
  • 美欧博弈与中国选择:《选择法院协议公约》的批准问题研究

    田洪鋆;

    面对《选择法院协议公约》的批准问题,国内研究多集中于公约文本与中国国内立法的差异,缺乏偏宏观的视角。虽然经过美欧博弈,该公约已经具有自限性、柔性和开放性,但仍然给中国管辖权的全球竞争力以及判决承认与执行问题的保守性带来挑战,这是中国批准公约面临的实质问题。中国一方面要关注公约的外部环境变化和国际格局调整,另一方面要利用公约自身的手段和提升司法竞争力缓解其带来的压力,这是批准公约必须着重研究的内容。

    2019年02期 v.59;No.272 84-99+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1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228 ]

国家建设与社会治理

  • 流动人口(再)市民化:理论、现实与反思

    杨菊华;

    在人口地域大流动时代,户籍类型和户籍地点的双重区隔,使得乡—城流动人口和城—城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分别面临市民化和再市民化的挑战。以公民资格、社会质量和现代性理论为引领,以居住证制度为抓手,利用具有时效性和全国代表性的大规模调查数据,从身份资质、市民权利、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等方面,探求市民化的现实困厄。结果发现,无论是制度层面,还是行为和价值层面,市民化都面临较大困境。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必须处理好居住证的福利覆盖与户籍排他性的关系,因地制宜完善市民化相关政策但又不排斥"低端"外来人口,政府、社会、市场、个体共同发力,才能更有效地推进流动人口市民化和"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进程。

    2019年02期 v.59;No.272 100-110+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7K]
    [下载次数:17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192 ]
  • 新时代员工参与和规则导向对组织偏差行为的协同效应机制——基于合作型劳动关系视角

    于桂兰;徐泽磊;王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劳动者对参与权、尊严权和人文关怀具有更高的渴望,对互利共赢具有了更强烈的需求。新时代给实业者和学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激励和约束中寻求平衡点,促使员工在组织中增加积极行为,减少消极行为。从合作型劳动关系视角,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通过对577名一线员工的问卷调查,利用多项式回归、响应面以及Bootstrap等方法探讨员工参与和规则导向对组织偏差行为的协同效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员工参与和规则导向处于较高水平以及程度契合时,员工具有更高的组织自尊和更少的组织偏差行为;与员工参与相比,规则导向水平更高时对组织偏差行为的抑制效果更好;组织自尊在协同作用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

    2019年02期 v.59;No.272 111-119+221-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8K]
    [下载次数:1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327 ]

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

  • 论马克思历史哲学的当代性——基于“资本批判”的原初语境

    胡刘;

    马克思历史哲学在资本仍是塑造世界主要社会权力的当今时代具有极其鲜明的当代性。首先,它不仅提供了从"历史的深处"把握当代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入口与从"现实的历史"出发去审视当代社会发展趋势的理论视野,而且蕴含着从现代社会形态的历史暂时性看待当代全球化发展前景的理论境界。其次,它解答时代问题的根本方式与维度,仍是有效应对当代各种挑战所不可或缺的。再次,它本身能够生发出从问题意识内容的拓展、理论生长点的重铸、思维视角的调整、哲学范式的重构四个方面走向当代的基本路径。

    2019年02期 v.59;No.272 130-140+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7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26 ]
  • 马克思论“真正的共同体”的所有制基础

    吴宏政;刘静涵;

    西方政治哲学对共同体的探讨是建立在"自然法权"这一平台之上的,而马克思则开创了探索"真正的共同体"的历史唯物主义平台,即在"生产关系"的意义上探索人类共同体的历史唯物主义道路。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迄今为止从未建立"真正的共同体",以往的共同体包括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共同体都是"虚假的共同体"。马克思揭露了资本主义"虚假的共同体"的根本原因: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和分工都成为限制"自由个性"的"异己力量"。因此,"真正的共同体"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自由个性"与"联合体"的辩证统一,公有制是建立"真正的共同体"的所有制基础。

    2019年02期 v.59;No.272 141-148+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5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224 ]

汉语语言学:东北方言研究专题

  • 为东北官话研究鼓与呼

    张振兴;

    中国东北地区,曲艺非常发达,几乎把东北话带到了全国每个角落,但是学术研究上的东北话,跟文艺世界的东北话形成悬殊的反比、强烈的反差。考虑到具有区别于北京官话的重要特点,《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将东北官话独立成区,给东北官话的调查研究带来了重要契机。以往汉语方言分区分片,主要凭借材料储备相对丰富的语音条件,而语法、词汇方面的特点说得很少,是因为这两个方面的调查研究相对来说做得还很不够。直至今天,东北官话的调查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还很多,可做的事情也很多。这需要机遇,也需要人才,还需要有分有合的统筹规划,"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启动与全面实施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期望更多的人投身于汉语方言的调查研究事业!

    2019年02期 v.59;No.272 149-154+22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13 ]
  • 北京官话、东北官话和冀鲁官话保唐片方言古清入字归调的比较研究

    张树铮;

    古清入字散归四声是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京官话、东北官话和冀鲁官话保唐片的共同特点。既往研究主要集中在北京音,缺乏对清入散归四声地区的综合比较,没有揭示出这些地区清入字归调的内部差异。从这些地区中清入归调一致的字入手,可以发现一些规律:读阴平和上声的主要是口语常用字,而读阳平和去声的基本是书面语词用字;口语常用字中,读阴平的字数多,以动词为主也有部分名词,读上声的字数不及阴平一半,主要是名词。由此可以推定,清入散归四声地区中清入派入阴平是更古老的层次,上声次之;书面语音则以读阳平为更古老层次,读去声是明代之后的变化。这一新结论与《中原音韵》清入归上的矛盾可以用周德清对清入归派根据"中原之音"作了统一化的处理来解释。

    2019年02期 v.59;No.272 155-164+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5K]
    [下载次数:8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29 ]
  • 东北官话是如何“被制造”成“通古斯语族”语言的——日本保井克己《满洲·民族·语言》(1942)“音韵推移”说

    李无未;

    日本学者保井克己《满洲·民族·语言》(1942)运用比较语言学理论研究东亚诸民族语言的"音韵推移"说,因为"主题先行",硬把不是同一语系所属的语言如汉语东北官话牵扯进"通古斯语族"中,很显然是个虚假的命题,是刻意建构"殖民语言学理论"体系的有力证据。上奥留辅《日满会话》(1933)将东北官话制造为"协和语",亦与之相关。日本一些学者秉承日本军国主义旨意,从语言理论上为"大东亚共荣圈"服务的意识昭然若揭。探讨虚构"通古斯语族"的来龙去脉,要从比较语言学传入日本说起。德国甲柏连孜《语言学》(1891)与日本上田万年《语言学》(1896—1898)比较语言学理论相承关系清楚。上田万年《语言学》构建一个完整的历史比较语言学理论框架,确立了"东亚语言学"范畴,而《国语学の十讲》(1916)则是他实施"东亚语言学"的具体纲领性文献,具有"超级日本语系"倾向,后来演变成"大东亚共荣圈语言学"理论意识,因此而造成了虚构"通古斯语族"的恶果。这与当时真正的"比较语言学"理论意识是大相径庭的。

    2019年02期 v.59;No.272 165-174+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68 ]

世界史研究:美国城市史专题

  • 美国金融机构的红线政策与中心城市的衰落

    孙群郎;郑殿娟;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郊区化的发展,美国的中心城市开始走向衰落,尤其是东北部和中西部的城市更是出现了严重衰败的局面。城市衰败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金融机构的红线政策无疑发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由于住房保险机构、住房贷款机构对中心城市社区实行的红线政策,使中心城市的储蓄资金流失到郊区、其他地区甚至国外,从而导致了中心城市严重的资金流失和衰落。

    2019年02期 v.59;No.272 175-184+223-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75 ]
  • 妥协的立法——20世纪美国公共住房的三部基本法规评析

    李莉;

    作为20世纪美国解决城市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的国家政策,公共住房的建设与发展始终曲折艰难。剖析美国《1937年住房法》、《1949年住房法》与《1974年住房法》三部公共住房基本法规,可以发现,美国公共住房政策实施阶段的困境实际源自立法上的不断妥协。妥协的立法长期制约着公共住房政策,致使该政策在美国始终惠及面不大,应急特色明显,社会评价毁誉参半。这从深层次上反映出公共住房政策与美国对个人主义的崇尚、对市场优势的推崇、对地方自治的维护等传统政治文化之间存在矛盾。

    2019年02期 v.59;No.272 185-194+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52 ]

边疆考古与华夏文明

  • 论海南渔民的航海技术与中国对南海的历史性权利

    阎根齐;

    南海是海南渔民的祖宗海。千百年来,他们在被称为"最危险的海域"捕鱼和生产作业,除传承了我国古代传统的航海技术外,还根据南海特殊的海况和气象条件自己造船,并根据亲身实践和长期积累的经验,创造和发明了许多适合渔民在南海航行的民间航海技术、《更路簿》及天文、地文、水文等导航资料与技术,自觉维护了我国对南海的历史性权利,成为南海海洋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年02期 v.59;No.272 195-204+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4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79 ]
  • 法显、义净南海行程与唐代交通的转向

    李彩霞;

    晋代僧人法显到印度求法后,从狮子国返国途中遭遇风暴,漂到尼科巴群岛,再经九、十日许到达耶婆提。法显从狮子国和耶婆提出发时,所乘的分别是狮子国和印度的商船。在大多数情况下,唐代僧人义净到印度求法的平均航速比法显快,但在返程时,由于遭遇冬季孟加拉湾的东北季风,则十分缓慢。义净、法显之后,去往南海的僧人多选择海路,标志着唐代中外交通方式从以陆路为主,转向了以海路为主,为后世开辟中国至西亚、中亚的海上路线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9年02期 v.59;No.272 205-211+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4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97 ]
  • 口述传记的恢弘乐章——满族口语说部的口述传记文学特点初探

    廖一;

    在口述传记文学繁荣发展的今天,满族口语说部以独有的活态传承方式存在。比照世界各民族记载历史的方式,用口述历史文学形式记载民族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的以满族口语说部历史最为悠久。纵观世界各民族记载历史的方法,史前文明的神话和传说是经过口传记载后传承下来的,但神祗活动的细节描述零散且不完整,即使著名的欧洲古希腊罗马神话也是如此。目前仅有满族有漫长史前文明神祗活动的活态遗存,有神祗完整的宗教活动程序轨仪和细节描述,并在神话传说蒙昧时代之后,继续自觉地以口述方式记述历史,以独特的传承方式记载民族历史文化。它坚持用严谨真实的态度对待口述记述历史的方法,以便保证历史事件与人物的真实性、严谨性和醒世警示价值。满族口语说部具有形式口述性、传承单一性、功能教化性特点,其审美风格悲凉、崇高,口述时说唱结合,讲求环境庄严肃穆,情节跌宕激越,语言清新自然、瑰丽神奇。

    2019年02期 v.59;No.272 212-218+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8 ]

  • 敬告读者

    <正>本刊全面采用由中国知网提供的网络采编系统,作者投稿请注册并登录本刊主页上的"作者投稿系统"进行相关操作,网址:http://jldb.cbpt.cnki. net本刊文章数字版可在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http://www.sju.cnki.net)、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http://www.nssd.org)下载使用。

    2019年02期 v.59;No.272 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6 ]
  • 下载本期数据